找到相关内容560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罗睺寺佛教史略

    的观点。六、以《易经》思想解释《华严》,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“即万有,即妙用”的思想,或者日一真法界思想。这是长者思想的核心。长者的《新华严经论》成于开元年间,较《经疏》早五、六十年,是...般若、普贤为法界之说相对立。四、阐明了人本是法界无尽藏中之不动智的思想。五、提出了十二缘生是一切诸佛功德海和众心是全佛智海的观点。六、以《易经》思想解释《华严》,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“即万有,...

    肖 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1766798.html
  • 佛教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讲授提纲(2)

    实相作为特征的。在义净的《略明般若末颂赞述》一书中对此有过介绍。分析一下三说中的依他,就能更加明白看出此宗的特点。  依他的“他”,指的缘起之“缘”,主要为人意识中的种种习气。这包括了种子、...三异同和因门六义都是继承摄论师的。在《摄论·所知相品》后面,用三来解释某些矛盾的难懂的经文,把中心放在依他上。说依他同时具备遍计执性,这是它染污的一面,又具有圆成实性,这是它净的一面,染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1769588.html
  • 试论巨赞法师对吕澂先生心性问题学说的质疑

    返本还源,必然要牵涉到“”的说法,而之说与天台宗、贤首宗以及禅宗教义都有密切关系。但是法藏法师在《华严经问答》中云:“缘起无自性故,本具……言者即其法性……如其法本具故名耳,非有相之。”这样说来,贤首宗的“”说,似乎基本上没有超出《中论》:“以有空法故,一切法得成”,《维摩经》:“依无住本,立一切法”的论点。因此,探讨中印佛学的异同问题,似乎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谈。《信》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2667842.html
  • 一个小女孩的前世今生

    但是会听台语。)   醒来后又一直哭,听她哭,我自己心也跟着很烦,尤其今天她哭的更凶,也不是有不舒服的样子,所以惹的我就莫名其妙的打了她一顿………。”   听师姊这么说,我身上的鸡皮疙瘩都冒出...新闻时还是会无意识的痛苦哭泣。   据师父说的:这个孩子的前世可能是住在灾区的人,在这次大地震中,她的直系亲人有很多死伤,而她前世的墓园有可能整个破坏了。   后来师姐打电话和我聊那孩子怀孕时间...

    译噶码慈仁拉嫫 撰

    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2257557742.html
  • 论三因佛性

    之义,而得了悟。知由一念无明,障蔽心源,不知六尘境界,当体事空,认为实有,以致贪嗔痴,造杀盗淫。由惑造业,因业受苦,反令正因拂,为惑造业,受苦之本,从兹了悟,遂欲反妄归真,翼复本也。&...曰—两修,但绝不能将三者隔裂开来理解,为什么呢?因为全修,全修即,性修不二之故。缘、了由正因而,是离不开正因的,所以是即一而三,即三而一,非如三点水之纵,也非火字旁下面四点之横,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性|修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8/00561513234.html
  • 禅行的思考

    真理,解了诸法,缘生无性,称合理,因此三藏之本,祖教之旨,了然心目,一丝不差;   3、智照现前,不被境惑,不随心,直了目前,无心而用,所谓“心识澄清,了了分明;”   4、自觉心量广大,包括万...万机,而如如不动也;   10、以寂照不二之智德,导自他归于理事不二之净土,圆融普摄,常光恒照;   最后应指出,真有见地之智,真行必在其中,不必另他行,唯以智行,全行在智。古德所谓“全修在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禅宗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15352722131.html
  • 能立法不成

    虽俱所立无,且辨能立随│  │   │              │一            │  ├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 │能立犹│如于雾等疑惑时,...然彼极微,所成立法常是有,能成立法无质碍无,以诸极微质碍性故。”“极微”即原子,它虽然细微到不为肉眼所见,但却仍然是有质碍的物质,因而以“极微”为同品是不能有助于因的。  不妨再举一个浅近些的例子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1538096.html
  • 初心修道中的四个障碍

    初心的许多障碍中,有四个障碍比较突出,即:任务观点、执功德相、执著名相、执著仪规。由於在学法修法中,执著了以上四个方面,於是就不能离分别而悟证佛道,也就不可能从缘修——借法而修,进入真修——全修了...名相中的真义,真正悟解,并将一切佛法融归自性,然後称起用,不妨借名相而广宣教法,普利有情。假如我们不善於学,执著名相,忘了真义,虽然学了很多,积累了大量的佛学知识,也能讲得天花乱坠,但却无法明白佛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1539220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的可贵探索——评杨维中《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》

    四种心性论范式,即天台宗的‘具’范式、法相唯识宗‘藏识’范式、华严宗的‘’范式以及禅宗的‘自心’范式。天台宗的‘具’范式由‘具善恶’、‘生佛互具’、‘一念三千’、‘贪欲即道’等理论命题构成,...以武昌佛学院为核心的维护传统派,日本学界也一直有一批学者对《大乘信论》等‘疑伪经’持一定程度的怀疑态度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,日本有学者撰文宣称‘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’、‘本觉思想不是佛教’,认为以此...

    圣 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0139280.html
  • 禅行的思考

    1、空一切根尘境界,明了现前而不住于空,即不落第六识的分别空及不第七识的我证空之执,即空不空,直了不二;  2、显了佛祖所示之理,契入不昧,以此实相真理,解了诸法,缘生无性,称合理,因此三藏之本,...圆融普摄,常光恒照;  最后应指出,真有见地之智,真行必在其中,不必另他行,唯以智行,全行在智。古德所谓“全修在,全修,”关键在于智眼之圆启,以根本智可以证体,以差别智可以启用,如以事功等论于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1140803.html